
中方融媒9月15日讯(通讯员:蒲华香 唐向东)在中方县泸阳镇民生服务政策的支持下,该镇的老年助餐点成了老人们的“暖心小食堂”,亮堂的餐厅收拾得干净整洁,每日饭点总飘着熟悉的饭菜香,老人们三三两两赶来,工作人员手脚麻利地盛上软嫩炖菜、清爽时蔬,每一口都贴合老人的饮食需求。
“在家做饭麻烦,一个人也吃不下多少,来助餐点不仅能吃饱吃好,还能和老伙计们聊聊天,心里舒坦!”家住助餐点附近的刘爷爷几乎每天都来打卡,说起这儿的饭菜和服务,脸上满是笑意。作为泸阳镇服务老年人的“固定暖心站”,这个助餐点自运营以来,就成了周边社区老人的“第二食堂”,切实解决了不少独居、高龄老人的“吃饭难”问题。
随着助餐服务的推进,助餐点的工作人员发现,每逢泸阳镇赶集日,不少来自周边村落的老人,会背着篮子、推着小车来市场采购,忙到中午却没个合适的地方吃饭,要么随便买个馒头、包子对付,要么只能饿着肚子赶回家,于是工作人员萌生了把助餐服务“搬”到赶集现场的想法。经过与市场管理方沟通协调,泸阳镇老年助餐点在赶集日的农贸市场里,专门设定了一片“老年爱心餐定点服务区”。每逢赶集日,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早早地就把桌椅摆好,将从助餐点做好的新鲜饭菜装车送来。“以前赶集中午只能啃干粮,现在花几块钱就能吃上热乎的炖菜和米饭,太方便了!”来自鸡公坡村的张大爷说道。如今,每逢泸阳镇赶集日,农贸市场里的爱心餐点前总会排起长队,老人们捧着热乎的饭菜,或坐下来慢慢吃,或打包好带回家,脸上满是满足。
从固定的助餐点,到赶集日的流动服务,泸阳镇老年助餐点用一次次贴心的延伸,把温暖送到了更多老人身边。未来,泸阳镇还会根据老人的反馈,不断调整助餐点菜品和服务细节,让更多老年人在“舌尖上”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
责编:杨丽群
一审:杨丽群
二审:蒲书琴
三审:蒲长征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汇聚信心和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中的“上合家园”
金色相框|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引领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读懂“两山”理念的天下情怀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